close
敲敲打打
  當你的寶寶長到可以自己發出乒乒乓乓聲音的年紀,這會讓小傢伙興奮不已。看到自己用拳頭一擊就能發出砰的一聲,寶寶會滿意地感到自己動作的威力。找一些物品讓小傢伙能夠敲出高高低低的不同聲響,讓寶寶享受一段鬧鬨哄的快樂時光。

培養技能:聽力,節奏感,對事物因果關係的認識
你需要準備: 空冰淇淋桶,或其他有硬紙蓋或塑膠蓋的容器,保鮮膜。

  做幾個能發出不同聲音的小鼓,讓寶寶學習分辨高低音的區別。你可以用幾層結實的塑膠保鮮膜,或一張厚紙蒙在罐頭罐或其他圓形容器的口上並粘緊,一個小鼓就做好了。還有一個更簡單的方法是利用本身就有蓋子能當鼓敲的容器,例如飯盒、奶粉罐、麥片筒、糕點罐子。用膠帶把不同的小鼓粘在一起,做成一套“架子鼓”。坐在地板上,讓寶寶坐在你兩腿中間,把鼓放在寶寶面前。用你的手掌、手指和掌根給寶寶演示怎樣敲鼓,你還可以一邊敲鼓一邊用嘴發出節奏,讓寶寶體驗不同的節奏。

  換個玩法:如果你的寶寶能用手抓東西了,你也可以試試自己做鼓槌。筷子就很理想。用棉花或面巾紙在筷子的頂部包成一團,然後用膠帶粘好。演示給寶寶看怎樣用鼓槌敲響鼓的頂部和側面,不久之後,你就可以給寶寶上節奏課了。


踢水
  隨著寶寶的活動能力越來越強,踢腿是他最喜歡的一種鍛鍊四肢的方式。在水裡踢,而且感覺到水花四濺,也是教寶寶認識因果關係極好的一堂水中課程呢。

培養技能:大動作,對事物因果關係的理解
你需要準備:浴盆

  在浴盆或小的嬰兒浴缸裡放入10~15厘米深的水,不能再多了。讓寶寶仰面躺在水裡,用你的手托住寶寶的頭,讓他的臉和耳朵露在水外面。更重要的是,寶寶的臉上不要濺水。多數寶寶都喜歡在水裡的感覺,會高興地開始踢腿,他們踢得越用力,水花就濺得越高。所以,只要寶寶一發現是自己的腿製造了水花四濺,你就等著看吧!



過山車
  現在,寶寶已經可以穩穩地抬起頭了,於是他開始學習怎樣控制和利用上半身,來為學習坐起、翻身和最終站立做準備。這個遊戲能幫助寶寶練習全身協調性,同時也是上床睡覺前極好的放鬆活動。

培養技能:大動作
你需要準備:充氣塑膠球、健身球或圓柱形抱枕

  如果你使用的是充氣塑膠球,那麼不要把氣打得太足,這樣球既能滾動,但又有往下按的空間。你用手穩穩地扶在寶寶身體一側的肋骨處,讓寶寶臉朝下趴在球或抱枕上,然後把寶寶前後或左右滾動。

  提醒:圓柱形抱枕柔軟安全,能讓寶寶趴得很舒服,但是卻不能讓寶寶左右滾動。



看看誰在這裡!
  剛開始對事物因果關係有所理解的寶寶總會很高興地看到有什麼東西突然出現在眼前。意外地看到你的臉,會讓寶寶咯咯笑個沒完,你還可以做各種各樣的鬼臉,讓這個遊戲更有趣。

培養技能:對事物因果關係的理解,對“物體恆存性”(看不到的東西依然存在)的認識
你需要準備:能把你“藏”起來的東西

  讓你的寶寶坐在小椅子上,嬰兒彈樂椅或汽車安全座椅都可以,你先躲到寶寶看不見的地方,然後帶著誇張的笑臉或圓睜雙眼的鬼臉突然蹦出來,看看你能不能逗得寶寶咯咯笑。反覆藏起來再跳出來,每次換個表情(但不要嚇到寶寶!),變化一下你的頭露出來的位置,比如椅子上方或兩個側面。只要你的面部肌肉不累,這個遊戲就可以一直繼續下去。你也可以突然從門背後或牆角邊露出頭來,給寶寶一個驚喜。



抓泡泡
  現在寶寶的小手似乎無處不在,他四處抓,因為對寶寶來說,看到什麼東西,伸手去夠,然後實實在在地碰到,是極其令人興奮的事。現在,寶寶的雙手正在學習按照大腦的吩咐做動作呢!

培養技能:手眼協調性,對身體部位的認識
你需要準備:吹泡泡的工具

  讓你的寶寶安全地坐在椅子上。你先朝寶寶輕輕吹幾個泡泡,讓寶寶伸手去抓或打破泡泡,但是小心別讓肥皂水濺到寶寶眼睛裡。當寶寶熟悉了泡泡之後,也許就可以玩身體部位的遊戲了。讓泡泡落在寶寶的腿、胳膊、手、肚子等身體部位上,同時告訴寶寶這些部位的名稱:“有個泡泡在你肚子上!”或“有個泡泡在你手上!”寶寶大一點以後,你可以在給他洗澡時玩這個遊戲。肥皂泡的一個奇怪特性是:它們會粘在濕皮膚上而不會破。給你的寶寶一點時間觀察身上的泡泡,然後再把它們打破。要是你能吹出大泡泡那就更好了,寶寶會特別喜歡打破大泡泡的感覺。



我的歌
  寶寶在準備好說話前,很早就能辨認經常重複聽到的詞語了,而熟悉的名字更是最讓寶寶感到親切的話語。

培養技能:認知能力,聽覺,語言表達能力
你需要準備:不需要準備任何東西,能坐在搖椅上玩最好。

  爺爺奶奶、哥哥姐姐、姑姑叔叔、寵物、保姆、朋友 你的寶寶會喜歡聽到你說出所有這些熟悉的人的名字。把這些名字說給寶寶聽,一個最自然的方式就是唱首歌,類似那首老歌“拔蘿蔔”。歌詞既簡單又不斷重複:“拔蘿蔔,拔蘿蔔,嘿喲嘿喲拔不動”,然後就開始換成人的名字:“奶奶呀,快快來,快來幫我們拔蘿蔔”,你可以根據寶寶的接受能力靈活決定重複次數和添加的人數。



噓!聽一聽
  你的寶寶正在學習傾聽,或按照專家的說法,在“發展語言接受能力”呢,同時,寶寶也在以同樣的速度學習與人交流。這時候,你可以利用一個小錄音機,讓寶寶享受“偷聽”的樂趣。

培養技能:語言表達能力,對物體恆存性的理解
你需要準備:錄音機

  讓寶寶躺在小床或地板上,把你事先錄好的一段話(一兩分鐘就可以)用錄音機放給寶寶聽,你自己躲到寶寶看不見的地方。你可以告訴寶寶你在做什麼,說說天氣、你一天的計劃,或談談寶寶。如果你有朋友在旁邊加入你的錄音,那麼這個遊戲就會特別有意思。當你再次回到寶寶的房間時,寶寶會因為看見你而大感驚喜呢。


飛機起飛
  下面這個遊戲能讓你和寶寶在一起度過快樂時光,同時,教寶寶體會運動的純粹快樂。在這個遊戲中,你在舉著寶寶“飛翔”的同時,還能幫助他鍛鍊運動能力。

培養技能力:大動作
你需要準備:不需要準備任何東西

  盤腿坐下,讓寶寶面朝外坐在你大腿上。一隻手穩穩抱住寶寶,另一隻手撐在身後,雙腿保持交叉,抬起,使寶寶隨之抬高。當寶寶身體向上升的時候,你說:“飛機起飛啦,飛高,飛高,飛走啦!”當你把寶寶向下放回來時說:“飛機降落啦!”你可以鼓勵寶寶向兩邊伸開雙臂,模擬飛機翅膀的樣子。當寶寶再大一點兒後,你還可以加快抬腿放腿的速度。

  要是你想讓這個遊戲變得更刺激一點兒,你和寶寶可以試試坐到一個淺淺的盛著水的浴缸裡。在做同樣動作時,你可以把寶寶抬起到剛剛離開水面的高度,然後在把寶寶放下來時輕輕濺起水花,同時說著:“火箭船起飛啦!”和“火箭船降落到水面上了!”



月亮,月亮,回去睡覺

  隨著你的寶寶越來越熟悉身邊的世界、天氣、季節和其他自然現象的變化,會給他帶來無窮無盡的驚喜。查一查日曆,看看下一個滿月什麼時候出現,準備好讓寶寶觀察這個特別的景象。

培養技能:認識自然界
你需要準備:天黑之前就能看到的滿月或接近滿月的月亮

  找一天在天黑前能看到天上的滿月時,把月亮指給寶寶看,給他講講嫦娥,同時把太陽也指給寶寶看,然後一邊表演一邊唱(你可以自己編曲):“月亮先生,月亮先生,你出來得太早,太陽還在天上。回床上去,蒙住頭,等到天黑再出來。”當你唱到月亮時,就指著月亮,唱到“蒙住頭”時就用雙手或毛巾把臉蒙上,然後在結束的時候合上手做睡覺的樣子。你可以把這列作寶寶的常規遊戲,當寶寶長大以後,每當看到太陽月亮同時出現在天上,他就會想起你和你的這首歌。




Reference:
Baby center. Retrieved Mar. 20, 2008 from http://cn.babycenter.com/baby/lets_play/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esus51320 的頭像
    Jesus51320

    享受生活

    Jesus513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