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現在的醫生真的良莠不齊,不見得大醫院的醫生就有足夠的緊覺性,還是要靠父母自己小心注意,配合醫生的治療。

看完以下新聞,讓我想起榮榮前陣子腸病毒,帶去義大的急疹,醫生居然兩光的撇了一眼,就斷定是感冒發燒退燒的疹子,開了一堆止咳,退燒等沒用的藥。 還好我們自己小心,又帶回苑秉純小兒科看(早在榮榮感冒快好發燒時,醫生就提醒我,如果沒有感冒,只有純粹發燒,很可能是腸病毒)。父母真的要留意出現症狀的先後順序。

如以下提出來的,腸胃炎和闌尾炎症狀類似,唯出現症狀的順序不同:
一般腸胃炎:發燒 => 嘔吐(約一至二天)=> 水瀉(像蛋花湯一般)=> 伴隨腹脹、腹痛和食慾不佳。
闌尾炎:腹痛(痛的位置從肚臍轉到下腹) => 而十至十二小時後,才有發燒或是腹瀉的併發症。



幼童身體不適 出現症狀先後順序需注意 
更新日期:2008/09/05 18:09
(中央社記者趙宏進台中縣五日電)孩子鬧肚子痛、發燒、腹瀉,但多數父母常忽略是先發燒,還是先肚子痛?台中慈濟醫院小兒科副主任吳漢屏指出,症狀出現先後順序,影響病情判斷,一點都不能馬虎。

日前,一位媽媽接近中午頂著大太陽,抱著三歲女兒趕到台中慈濟醫院兒科門診,媽媽說:「小孩肚子痛、發燒、拉肚子,看了兩家診所都診斷是腸胃炎,但吃藥後情況一直沒改善,才決定到大醫院。」

小兒科副主任吳漢屏醫師說,這位觀察細微的媽媽幫了大忙,三歲女娃不是腸胃炎而是小兒急性闌尾炎,也就是俗稱的盲腸炎。

吳漢屏趕緊會診一般外科醫師,在闌尾沒有脹破前切除,成功避免了闌尾脹破引發的腹膜炎。這個三歲女娃也成了吳漢屏醫師從醫以來最小的闌尾炎病患。

吳漢屏指出,國際醫學期刊研究發現,五歲以下的小兒急性闌尾炎是非常難診斷的,而且有九成的孩童因為診斷為腸胃炎住院,等到闌尾脹破,才緊急手術。

他說,碰到這樣的情況,孩子的父母會很懊悔,因為從孩子可見的傷口比較,變成腹膜炎開刀的傷口比開盲腸大很多;從潛藏風險來看,腹膜炎可能會引發敗血症,孩子的生命就更危險。

多年研究小兒急性闌尾炎臨床變化路徑的吳漢屏提醒家長,一般腸胃炎的病癥多半是忽然發燒、持續嘔吐(約一至二天)、接著出現水瀉(像蛋花湯一般),伴隨腹脹、腹痛和食慾不佳。但是,闌尾炎的症狀,一開始是先腹痛,痛的位置從肚臍轉到下腹,而十至十二小時後,才有發燒或是腹瀉的併發症。

因為五歲以下的嬰幼兒,不會準確判別與說明腹痛的位置,增加了診斷的困難,因此家長細心觀察病癥,清楚告知醫師症狀出現的先後順序,就會幫上大忙。

這回靠著醫師的經驗與敏感,從按壓腹部不同地方時,三歲女娃的表情和眼神,加上家長清楚告知症狀的變化,才能在年紀這麼小,而且闌尾還沒脹破前,就透過醫療團隊合作正確診斷處理。

吳漢屏醫師表示,家長的用心,不但幫助診斷,降低手術危險、減少併發症,也減輕孩子痛苦,更降低了醫療成本。



Retrieved Sep. 5th, 2008 from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905/5/15er6.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esus51320 的頭像
    Jesus51320

    享受生活

    Jesus513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