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剛剛在找Dora的DVD時,忽然跳出一個畫面:『費雪牌部份玩具含鉛過量,請消費者確認,並別購買』的訊息 。連結裡有玩具名稱、型號和圖片,我看了一下,還好榮沒有這些玩具。請馬麻注意一下是否家中有這些玩具,別讓寶寶玩!

請點這裡:U.S. Consumer Product Safety Commission


鉛對兒童健康的危害

職業病科 莊弘毅 主治醫師(88年12月)


由於鉛在工業上使用廣泛,在環境上也散佈廣泛,因此鉛污染防治與鉛中毒疾病防治一直是公共衛生與基層醫療上重要的議題。在生理上,鉛不像一般微量金屬有生理角色;鉛在人體生化上還找不到有任何貢獻性,也就是說除了危害以外,鉛目前沒有任何正面的生化意義,但是它又散佈廣泛,人體中多多少少會含有一點點鉛,可是在低濃度之下它的危害又不明顯,因此如果不是加強公衛觀念,鉛危害常被忽略。

來源
如附表一所列,鉛在工業上使用廣泛,在環境中累積散佈極廣,目前空氣中鉛的來源,主要是汽油中含的鉛,雖然含鉛汽油使用比率下降,但是因為整個社會汽機車使用量增大,且無鉛汽油並不是絕對不含鉛,因此以用量而言,每日加在汽油中燃燒進入大氣的鉛,反而可能比廿年前還多。另一個問題是陳舊的自來水管線,在民國六十五年以前,我們的社會還有使用鉛水管或以鉛為水管的接頭,經過廿年或近廿年的使用,其腐蝕的部份可能會釋出鉛到自來水中。在我們的社會,可能還會遇到另一個更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常有父母、祖父母餵食嬰幼兒八寶散、驚風散等成樂,其中有部份添加或誤加含鉛成份,嬰幼兒在長期使用下,造成鉛中毒的病例,時有所聞。


吸收與排泄途徑
如上所述,鉛進入人體的途徑,主要由空氣吸入,在肺部吸收,其吸收率約為五十%到七十%;而由食物飲水進入胃腸道,其吸收率約為十五%到五十%。而在六個月到三十六個月的幼兒,因為手口動作特多,因此居家環境如附近有鉛作業工廠、不合格的玩具、剝落的含鉛油漆等等,在此提醒家長多加留意。

而鉛進入人體後在軟組織與血液(大部份在紅血球中)半衰期約為二十到三十天,可是它會沈積在骨骼形成動態平衡,如果骨骼吸收了鉛,那半衰期將長達二十年以上,所以孕齡期婦女若血中鉛濃度過高(一般而言大於30μg/dl)且維持一個月以上,將來在懷孕時,鉛將由骨骼釋出經由血液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

飲食中的鉛若未吸收則大部份經由糞便排出,而吸收的鉛在血中經由腎臟排泄,腎功能正常之下,成人每日約可排出二五○微克(即0.25毫克)的鉛,而嬰幼兒腎功能還未發育完成,可排出的鉛遠小於此數量,因此若吸收超過這個數量的鉛便累積在體內。


對身體的危害
鉛對身體的危害是多器官的,以下著重在對兒童的影響。

對兒童影響最大的是中樞神經的發育,在血中鉛低濃度之下(約20μg/dl)即可發生心智發展較同年齡兒童差的情形,高濃度(大於70μg/dl)引發鉛腦症,在五十到六十年代以前,本土病例有多起報告。

血中鉛濃度超過25μg/dl,即可能阻斷血紅素的合成而引起貧血,主要的生化變化就是鋅原紫質或游離原紫質 (Zinc protoporphyrin,ZPP或freeprotoporphyrin,FPP)增加,但缺鐵性貧血及紫質病也會引起上述血中物質 的增加,要小心鑑別診斷。

另外,鉛會造成鉛絞痛(lead colic)及齒齦鉛線(Burton's line)與影響血壓與腎功能等,但其發生率及濃度閥值,則至今還未有確切的定論。



預防與治療
美國、英國與加拿大及澳洲等已開發國家皆認為兒童鉛暴露是一重要的公衛課題且是可以防治的課題,因此這些國家皆曾進行社區篩檢,因為一兩個兒童心智發展受影響,對社會發展及成本付出可能不大,但在整個社區或社會的兒童受到影響則國力損失與社會成本付出極大。

美國疾病管制中心,將兒童血鉛值分為數個等級,各有不同的防治策略,大致而言,兒童血鉛值在10μg/dl以下,被認為尚無危害;10到15μg/dl,則採取「教育性介入」原則,教導父母可能的暴露來源,及如何避免接觸來源。而在15到20μg/dl則採取「服務性介入」,進行家訪,尋找可能的暴露源,並且對其家人也進行血中鉛濃度測定,尤其是個案的兄弟姐妹。20μg/dl以上則採取「醫學性介入」;除了服務性介入外,對兒童進行完整的健康評估,包含血清鐵、鈣、血色素等測定及心智發育的評估等等,並且每一個月進行血鉛測定直到下降為止。若有鉛中毒症狀出現或血鉛值大於45μg/dl,則考慮藥物治療。


Retrieved from http://www.kmu.edu.tw/~kmcj/data/8812/4368.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esus51320 的頭像
    Jesus51320

    享受生活

    Jesus513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1) 人氣()